国家工商总局:打响商标战略已到关键时刻
作者/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发布日期:2005-10-10 点击:1426
江苏省作为我国商标总数名列前茅的商标大省,近年来在商标战略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日前,江苏省商标工作会议在江苏江阴市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在指导江苏省商标工作时提出,要抓住地理优势,打响商标战略,振兴民族品牌。
据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贺寿天介绍,近年来,江苏省通过宣传、引导、培育商标发展,推动该省企业积极运用商标战略,使全省商标事业获得较快发展,2003年-2004年的商标年增长速度达12%,形成了私营个体企业注册商标快速发展、农产品注册商标崭露头角、大型骨干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不断提升、商标国际注册取得新突破的发展新格局。截至2004年底,全省注册商标总量已达14.75万件,位居全国第三。其中,2004年江苏省有231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12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今年上半年,该省又有7件商标被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省有817件江苏省著名商标和46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名列全国第二。
尽管江苏省的商标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表示,目前在江苏省商标发展中,自主创业、自立品牌的发展步伐不够快,表现为“中国机跳动的是外国芯,中国市流行的是外国牌”。江苏省企业很少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江苏人还是以打工为主。实践证明,单纯的招商引资、贴牌生产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单靠市场换不来技术,单靠金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
吴瑞林用“猫教老虎”这个寓言很生动地说明了江苏省商标发展的现状——外国企业不愿意在中国市场上增添本质上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会把支撑自己品牌的核心技术教给我们,所以要注重自主创业、自主创新、自立品牌,坚持两条腿走路。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在指导江苏省商标发展工作时提出,打响商标战略不能一哄而上。首先要提高商标意识,要把商标注册作为实施“品牌强企”、“品牌兴农”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加以推进;其次是做好宣传引导,抓住地理优势发展商标;再次是立足工商系统,做好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工作。
李东生指出,江苏省商标事业的发展整体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从商标权利人的角度看,一方面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够迅速和成熟,另一方面是“洋品牌”的进驻使得不少乡镇企业成了单纯的加工者,新注册国内商标的内在动力锐减,还导致这些企业原有的商标也被废弃了;从政府工作的层面看,也存在没有把商标工作纳入经济工作的全局性视野,对商标宣传普及不够、对商标工作重视推动不够等问题。李东生说,在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打响商标战略、振兴民族品牌,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
李东生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懂商标、认商标、爱商标、保商标的有利氛围;江苏省在商标发展中也应该看清自身的优势,例如发展阳澄湖的螃蟹、高邮市的双黄蛋、镇江市的醋等具有地理优势的品牌,“打包”推广;同时,对于那些“傍名牌”等侵害商标专用权、危害商标使用秩序的行为,工商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围绕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的整体部署,把服务融入监管执法之中,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推进商标事业的快速发展。
据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贺寿天介绍,近年来,江苏省通过宣传、引导、培育商标发展,推动该省企业积极运用商标战略,使全省商标事业获得较快发展,2003年-2004年的商标年增长速度达12%,形成了私营个体企业注册商标快速发展、农产品注册商标崭露头角、大型骨干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不断提升、商标国际注册取得新突破的发展新格局。截至2004年底,全省注册商标总量已达14.75万件,位居全国第三。其中,2004年江苏省有231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12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今年上半年,该省又有7件商标被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省有817件江苏省著名商标和46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名列全国第二。
尽管江苏省的商标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表示,目前在江苏省商标发展中,自主创业、自立品牌的发展步伐不够快,表现为“中国机跳动的是外国芯,中国市流行的是外国牌”。江苏省企业很少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江苏人还是以打工为主。实践证明,单纯的招商引资、贴牌生产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单靠市场换不来技术,单靠金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
吴瑞林用“猫教老虎”这个寓言很生动地说明了江苏省商标发展的现状——外国企业不愿意在中国市场上增添本质上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会把支撑自己品牌的核心技术教给我们,所以要注重自主创业、自主创新、自立品牌,坚持两条腿走路。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在指导江苏省商标发展工作时提出,打响商标战略不能一哄而上。首先要提高商标意识,要把商标注册作为实施“品牌强企”、“品牌兴农”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加以推进;其次是做好宣传引导,抓住地理优势发展商标;再次是立足工商系统,做好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工作。
李东生指出,江苏省商标事业的发展整体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从商标权利人的角度看,一方面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够迅速和成熟,另一方面是“洋品牌”的进驻使得不少乡镇企业成了单纯的加工者,新注册国内商标的内在动力锐减,还导致这些企业原有的商标也被废弃了;从政府工作的层面看,也存在没有把商标工作纳入经济工作的全局性视野,对商标宣传普及不够、对商标工作重视推动不够等问题。李东生说,在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打响商标战略、振兴民族品牌,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
李东生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懂商标、认商标、爱商标、保商标的有利氛围;江苏省在商标发展中也应该看清自身的优势,例如发展阳澄湖的螃蟹、高邮市的双黄蛋、镇江市的醋等具有地理优势的品牌,“打包”推广;同时,对于那些“傍名牌”等侵害商标专用权、危害商标使用秩序的行为,工商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围绕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的整体部署,把服务融入监管执法之中,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推进商标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站免责声明:
- 凡本站注明“来源:某某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其单位所有。
-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