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底,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布《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品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别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主要成果、中华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政府支持自主品牌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差距五方面,回顾了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品牌的风雨历程,为政府、企业开展品牌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品牌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了中国品牌发展的七大基本特征:
一是品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量知名品牌、国际品牌不断涌现,区域品牌集群蓬勃发展等方面;
二是企业打造品牌的动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越来越积极,设立专业品牌管理部门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营销活动的品牌导向越来越强等方面;
三是品牌建设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法制环境日益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消费者观念日益成熟等方面;
四是民营企业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食品、饮料、服装、制鞋、 IT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国民经济 20 个主要行业占了近 百分之六十 的比重;
五是企业品牌管理能力普遍较弱,大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品牌管理人才匮乏,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形象推广、品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改善;
六是各地区品牌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品牌发展相对更加成熟,中西部地区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七是品牌国际化程度较低,突出地表现在自主品牌出口比重低、世界级自主品牌少两个方面。
目前,在全部出口总值中 《报告》认为, 21 世纪是中国品牌建设的高峰期。首先表现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从以质量管理为重点向全方位打造品牌转变;其次是党和国家的品牌战略有了更加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并且空前地突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走出去”方面,海外直接投资、出口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海外上市是三种主要途径。对于老字号的品牌建设,《报告》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既分析了“王麻子”、“南京冠生园”、“步瀛斋”等若干老字号经营的失败案例,又介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市融资更快发展”的全聚德模式等几种成功经验。
在目前“中国制造”面临多重困境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品牌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为此,《报告》建议应继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专门法律,促进中介组织发展,为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本站免责声明:
- 凡本站注明“来源:某某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其单位所有。
-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